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50歲何姓搬運工日前因背痛到無法彎腰、蹲下,確診為椎弓解離,醫師建議開刀,但同是搬運工的弟弟擔心「萬一開壞癱瘓怎麼辦?」力勸他不要開刀,最後他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一周後就能跑步追公車,「又是一尾活龍」。 台灣亞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說,脊椎滑脫常發生在第4、5腰椎,或第5腰椎和第1薦椎之間,造成原因包括先天性脊椎結構異常、椎弓骨折、退化性滑脫、外傷性滑脫等,何姓患者屬於椎弓骨折,常見症狀為後腰兩側及臀部疼痛,嚴重時會下肢麻痛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生活需旁人照料。 醫師林琮凱說,何姓病患因長期搬運重物,腰及下背受到壓力擠壓,加上腰椎結構異常,X光檢查發現,第5腰椎椎弓斷裂,且有第1級脊椎滑脫,使用藥物仍無法改善,經接受微創脊椎骨融合手術, 傷口小於5公分、失血少、術後疼痛感降低,3到5天即可出院。 林琮凱提醒,慢性下背痛的患者應選擇支撐較好的床,並藉由曲膝側睡,減低腰部及下背部壓力,平時避免抬舉重物或彎腰,椅子選擇有背部支撐,平時可做核心肌群運動,訓練相關背肌腹肌,才能有效支撐腰椎。(趙容萱) 醫師林琮凱說明,脊椎滑脫常發生在第4、5腰椎之間。(圖:亞大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