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一名60歲廖姓男子見住處前的果樹旁長出很多野菇,採了一鍋,廖妻先以沸水和白米試驗,判定野菇無毒,把野菇炒肉絲上桌,食用後一家三口上吐下瀉,送台灣衛福部南投醫院急救脫險,醫師研判是誤食有毒綠摺菇。 廖男說,採食的野菇外觀與他先前採的野生雞肉絲菇不同,但仍不放心,叫妻子試驗看看;廖妻把野菇加水煮沸後加入白米,沒有變色,就炒來吃。 南投醫院腎臟科醫師葉哲廷說,在農村老一輩傳言指野生菇用熱水煮沸後,加入白米若沒變色,即是可食的無毒菇,這是不正確的,傳言已害了很多人。 葉哲廷表示,毒菇種類繁雜,所含毒素不相同,勿隨意採食;菇類中毒案例最常見誤食綠褶菇,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症狀,無特定解毒劑,採支持療法,儘早就醫可恢復不會留下後遺症。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野菇要從外觀分辨是否有毒並不容易,建議民眾避免採摘及食用來路不明菇類,以免中毒,若誤食毒菇,應保留剩餘菇類料理,供醫師參考送檢,以利後續診斷及治療。(張家樂) 誤食有毒的綠摺菇,一家三口上吐下瀉送醫。(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