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市售雞精相較於傳統雞湯,具有開瓶即食、微波即飲的特性,在方便性上略勝熬煮雞湯一籌。但在華人飲食習慣中,如果需要「補」身體,燉雞湯多半都是首選。 雞精比雞肉還營養? 當然是雞肉比較營養囉!以人體每天都需要的營養—蛋白質為例,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比雞精高得多,去皮的雞胸肉每百克有22克的蛋白質,雞精則約含有8克左右,雞肉中同樣含有支鏈胺基酸,含量不比雞精少,不過目前認為可能有功效的中短鏈的胜肽分子,則是有經高溫長時間熬煮的雞精會比雞肉多。 我需要喝雞精嗎?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吃雞肉當然比喝雞精更營養囉,而對於食欲不振、咀嚼困難等吃不夠而缺乏營養的人,喝雞精則可以較輕鬆的補充營養! 如果覺得疲累,喝雞精也有助於改善疲勞,但如果是長期工作壓力累積的的疲勞,喝雞精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還是得從生活型態改善下手。 事實上,所謂的營養失衡,不是營養不足,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營養來源並且加以補充,比只用補充雞精營養來得更有效果喔! 哪些人不適合喝雞精? 雞精雖然可以滋補,但有些人不適合喝雞精: 1.腎臟病患者:對於腎臟病患者來說,攝取過多的蛋白質與鉀會讓腎臟造成負擔,雞精含有蛋白質與較高的鉀含量,所以不適合腎臟病患者飲用。 2.痛風患者:雞精是屬於中普林含量的食品,痛風患者在非急性發作時宜酌量攝取,若要徹底避免攝取過多普林,則不建議飲用。 3.年紀太小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腎臟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攝取太多的蛋白質、胺基酸,可能會對小朋友造成負擔,建議2歲以下的小孩不要喝雞精,年紀稍長的小朋友,若有需要也建議少量攝取。 4.楓糖尿症患者:這種罕見疾病的患者無法正常代謝支鏈胺基酸,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質與胺基酸的攝取,雞精內所含豐富的胺基酸,可能導致疾病的惡化。 一天能喝多少雞精? 雞精的飲用量得看你的需求。有需要飲用雞精補充營養的人,一天一包或一瓶都已經足夠,一般人與其長期喝雞精補充營養,不如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菜單,是不是各種必須營養素有均衡攝取。 不同的雞做雞精 效果不同嗎? 根據食力實際與業者訪談的結果,有的業者表示,黑羽土雞滴出來的滴雞精,支鏈胺基酸含量比其他雞種稍高一些;另有業者認為,老母雞多半是燉湯時特別指定的素材,用老母雞燉湯,滋味最為豐富順口。 依照實驗的數據來看,2016年台灣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研究顯示,剛足齡的13周公雞,比起同齡母雞、56周大的公、母雞,萃出的滴雞精量最高;公雞萃取的滴雞精凝膠強度較母雞強,而熟齡的雞隻製成的滴雞精風味較佳。 (本文由「食力」提供,http://www.foodnex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