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林口長庚最新跨科別研究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在進行去勢手術治療後一年半內,罹患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等心血管風險機率相當高。醫師提醒,不管是化學去勢、手術去勢,患者均應提高警覺。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名攝護腺癌患者,確診時以晚期居多,為了抑制腫瘤,必須透過藥物或手術去勢,來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睪固酮濃度。 但臨床發現,不管是哪一種去勢方法,都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林口長庚心臟內科、泌尿科與腫瘤科等進行跨科別合作,分析台灣自1997年到2011年共5萬8308名攝護腺癌病人術後狀況。 結果發現1.5年內,與化學去勢患者相較,開刀去勢者罹患心肌梗塞或是缺血性中風等心血管風險高出4成,其中又以年逾65歲、合併高血壓,及曾有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風險最高。但術後超過1.5年,開刀去勢或化學去勢兩組患者,在心血管風險上已無明顯差異。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東藝指出,兩種去勢均屬於賀爾蒙去勢治療,這群患者年紀偏大,六成合併高血壓,兩成六罹患糖尿病、一成二慢性腎臟病,因此術後必須謹慎評估心血管風險。 陳東藝提醒患者,如有胸悶、冒冷汗、肢體無力等疑似心血管疾症狀,就需儘速就醫。平常應嚴格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並戒菸且要適當運動。(李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