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彰化縣74歲陳姓阿嬤去年底炊粿搬動蒸籠時閃到腰,就診發現全身六處骨鬆性骨折,手術後稍一動作就痛不欲生,不想再接受第二次手術,經轉診向台灣台中榮總神經外科主任李旭東求診後,接受藥物治療,兩個月恢復行動力,如今她養成每天運動一小時的好習慣。 台中榮總骨科部主任李政鴻說,臨床很多骨質疏鬆患者因骨品質變差,骨質流失多等因素,即使手術骨頭接回去,還是會疼痛、行動力變差,根據統計,骨鬆患者若曾骨折,二次骨折風險高達五成,再次骨折後死亡率兩成五,顧好骨品質很重要,建議要養成運動習慣,老人可以多走平路,營養多攝取牛奶、乳製品、綠色蔬菜等高鈣食物、曬太陽,男70歲、女65歲前,每兩到三年檢測骨密度。 陳姓阿嬤說,她因骨質疏鬆,全身六處骨折,在彰化的醫院手術,但術後稍一動作就痛不欲生,根本沒有辦法下床,常想到「沒救了」,相當絕望,經兒子上網搜尋,轉診向醫師李旭東求診,經接受藥物治療,兩個月行動自如,她認為是年輕時沒有運動所致,現在她每天早上到公園散步一小時,做完家事再出門散步存骨本。 李旭東說,臨床上骨鬆骨折治療藥物分兩大類,第一類是延緩骨頭流失的破骨細胞抑制藥物,第二類是刺激造骨的造骨細胞促進劑,建議患者諮詢醫師後,選擇適當治療方式。 75歲徐姓阿嬤說,她十年前摔傷右髖關節,躺了三個多月,不知道是骨鬆,打玻尿酸也沒用,近三年連跌三次都骨折,手術都換成鋼製骨板,成了「鋼鐵人」,因術後疼痛、行動不便,骨質流失很快,仍然要靠枴杖行走,已經向醫師李政鴻求診,藥物治療後,可以出門買菜,煮菜給家人吃。 (趙容萱) 陳姓阿嬤全身六處骨鬆性骨折,接受藥物治療,兩個月後即恢復行動力,養成每天運動好習慣。(記者趙容萱/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