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37歲的溫小姐是高齡產婦,接受不孕治療後,順利受孕及生產,隨著新生命的誕生,全家沉浸在喜悅中。在哺育至第四個月時,溫小姐突然摸到左胸內側上方有個硬塊,壓起來有痠痛感,請教長輩,認為是乳腺炎阻塞,乳汁結成硬塊,溫小姐就未多理會。 由於持續不舒服,溫小姐至住家附近婦科診所就醫。醫師觸診後,也認為是餵哺母乳時所產生的乳腺發炎、堵塞,開了一些消炎藥物,並提醒她擠奶時特別加強按摩乳房。 不久後,溫小姐的乳頭附近出現濕疹,局部甚至有些糜爛,她覺得怪怪的,開始減少哺育次數,但硬塊卻越來越大,這才轉至醫學中心就醫。沒想到病理切片化驗結果竟為乳癌,腫瘤已經接近三公分。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教授陳訓徹說,「懷孕時,罹患乳癌風險較低」,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臨床證實,懷孕三、四胎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機率確實較低,但一般女性在懷孕及哺育期間仍可能罹癌。 婦科權威李茂盛醫師表示,他曾收治多名哺育期間被確診乳癌的個案,由於大部分哺育媽媽都可能有乳房腫塊、濕疹等困擾,一開始並未聯想到乳癌,直到硬塊越來越大,才覺得不對勁。 婦女的懷孕年齡,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婦女在生育之前或懷孕當中,發現自己得到乳癌。一旦診斷出乳癌,要積極接受治療,也要繼續產檢,一般而言,不需要為了乳癌的治療來終止懷孕。手術切除腫瘤是懷孕期間的治療首選,對胎兒的影響也最小,不過懷孕期間發現的乳癌,通常體積較大,如無法單純以手術治癒,需配合其他方式治療。(綜合報導) 早期乳癌症狀 1.乳房硬塊腫塊不明顯,常有局部不適感。 2.乳房輕度疼痛不適,一側肩背部疼痛、痠脹。 3.乳頭外形改變,局部凹陷。 4.乳房皮膚病變,例如,水腫、變色、濕疹,皮膚增厚變粗。 5.乳房上傷口遲遲無法癒合。 資料來源/陳訓徹醫師 整理/李樹人 醫師建議,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如果計畫懷孕,最好先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以確定乳房狀況。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