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你知道嗎?早在製糖業尚不發達的時代,「糖」曾經是配給的管制品。身分跟地位的象徵。唯有高官權貴、有錢有地位的仕紳,才能有錢到可以把糖加到料理裡。 吃太多糖是否會得糖尿病,目前尚無定論,但攝取過多的糖,沒有消耗掉,確實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而過量攝食糖分,糖分沒辦法順利代謝掉,胰島素也會分泌比較多,促進脂肪的異常堆積。 而這些脂肪也不會堆積在手腳等四肢,而會堆積在腹腔內臟附近,形成腹部肥胖,促進高胰島素血症,進而發展出糖尿病。怎麼控制口腹之欲,避免腹部肥胖、糖尿病? 首先,不要買過量、吃過量。其次,吃什麼,要做自我監測,不管是用筆記或拍照,都可以。只要把所有吃下肚的美食小吃一一拍下來,就知道自己每天吃下肚的東西比想像中的多很多。第三點,就是要每天量體重。早早面對自己的問題,才能改變現況,避免鴕鳥心態,讓體重問題持續惡化。而且是一早起床,上廁所前,固定量體重。若只等到晚上或睡前再量,後悔也來不及了。」 但為什麼罹患糖尿病、血糖高居不下,比較會因為小小感冒併發肺炎,腳部有小傷口,一不注意會因感染、壞死而有截肢風險呢?肥胖與高血糖會讓免疫系統持續呈現緊張亢奮,輕微慢性發炎的緊繃狀態。等到真的有病毒、細菌侵入時,反而會因為備戰太久、欲振乏力,身體沒有辦法及時的反應,這才使得糖尿病患者萬一有感染時的惡化程度、治療時間、醫療花費比一般健康者高。 因此,在秋冬流感季來臨前,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好好控制血糖,同時施打流感疫苗及新型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加強保護力。而合併這兩種疫苗的施打,對預防肺炎的效果比單獨施打一種疫苗好。 (台灣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至行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