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年僅37歲的毛賢婷,6年前如廁時發現血便,起初以為是痔瘡,延誤就醫,因肛門流出橘紅色血液才驚覺有異,被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原本一帆風順的她,瞬間被打入地獄,由於腫瘤接近肛門口,除了切除腫瘤外還得接受人工造口,但在家人與男友的支持下,從原本的不便如今已成習慣,她也將最難熬的一面,透過照片呈現。 站在泳池邊,穿著比基尼的毛賢婷,自信地露出人工造口,她說,當初得知罹癌又必須接受人工造口時,曾幾經掙扎,但是為了活命,選擇勇敢面對。 她說,從沒想過自己會被癌症選上,生活極規律,每天9點準時上床睡覺,固定時間起床,每天三餐必吃蔬菜、優格,規律運動跟生活,也讓她極少生病,直到2011年4月,上廁所出現血便,一開始以為是痔瘡,過了5個月後,肛門再出血,幾經家人勸說才去就醫。 毛賢婷說,很多大腸癌的患者都不太願意接受人工造口,反而延誤就醫,她說雖然一開始非常不方便,但是現在不僅習慣,也會鼓勵患者接受造口,她說造口的傷口就像一朵玫瑰花,希望透過自身經驗鼓勵大腸癌患者及早就醫。(陳雨鑫) 37歲的毛賢婷以「當玫瑰綻放」為主題,鼓勵大腸癌患者及早就醫。(記者陳雨鑫/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