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眼痛醫眼?錯啦!很多時候,眼睛的疾病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專家指出,甲亢、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和乾燥綜合症、脊柱關節炎、紅斑狼瘡等免疫風濕性疾病,都可能會出現眼部症狀,有的甚至先出現眼部症狀,從而導致「眼痛醫眼」,錯過全身性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確診糖尿病 應做眼底照相 專家提醒,40歲以上的女性,首診如果是眼壓升高,並且有炎症的,首先要考慮到是不是全身性疾病,特別是免疫性疾病。此外,首次確診糖尿病一定要做眼底照相。 「有一個20歲的男生,三年來一直在眼科治療葡萄膜炎、乾眼症,但一直沒治好。」廣東中山三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古潔若教授說,後來他的眼壓又升高了,而且因為使用了激素,他還患上了白內障和青光眼。但其實,他是患上了脊柱炎。只是三年來只有眼睛的症狀,沒有關節等其他部位的表現,才導致他延誤治療。「在所有的葡萄膜炎中,脊柱炎至少占了30%至50%。」古潔若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詹宇堅教授說,前幾年,有個大二學生因為視力模糊到眼科就診,結果一看,眼底出血了。再一量血壓,收縮壓高達200、舒張壓100,顯然就是高血壓引起的眼底出血。 糖尿病 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的確會導致視網膜的病變,很多患者因為延誤治療,導致失明了。」廣州中山大學糖尿病研究所所長、中山三院內分泌科翁建平教授指出,內分泌疾病裡有兩類疾病跟眼睛的關係特別大,一是糖尿病,一是甲亢。他說,在美國第一大失明原因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以,內分泌醫師要聯合眼科醫生來防治患者的眼部併發症,而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定要早預防早治療。」 「甲亢引起的眼病主要是凸眼,所以很多人一旦發現自己的眼睛一大一小時,才會去看醫師。」翁建平分析說,與甲狀腺相關的眼病通常會比甲狀腺功能紊亂出現更早些。 「免疫風濕性疾病就是關節周圍的疾病,大多都是全身性的,大多離不開眼睛這個『窗口』。」古潔若說,比如,乾燥綜合症大多會引起眼睛的乾燥,脊柱關節炎有30%的人也會以虹膜炎作為首發症狀;此外,像紅斑狼瘡之類的血管炎的病變會發生在眼睛裡,引起眼炎。風濕性疾病會引起葡萄膜炎,導致眼壓突然間升高,同時,炎症的一些變態性反應也會導致青光眼。 據調查,首次確診糖尿病的人,80%沒有去做眼底照相,這是很可怕的。眼底照相,對於判斷是否有視網膜病變和今後的對照治療都是非常有用的。 翁建平提醒說,凡是初次發現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做眼底照相。「這個照相可以免散瞳,無痛苦,基本可以滿足初次發現糖尿病的患者眼部觀察的要求」。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