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番瀉葉具排便順暢作用,不少業者作成纖體茶等產品販售,但用量過多恐致腹瀉,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告明定,使用番瀉的葉莢製成食品,只限做茶包,且應標註每天使用量不逾12毫克。中醫師呼籲,想減肥的民眾仍應先找醫師診治,避免誤了健康。 台灣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番瀉葉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草藥,西藥的瀉藥也有相關成分,吃過量會造成腹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狀況,但不同體質者耐受度不同,劑量拿捏不易,有中醫藥背景者都不會輕易販售。 但民眾有著「腹瀉」具瘦身效果迷思,使得不少業者使用番瀉製成茶包等產品,或是膠囊錠狀的保健食品。張家蓓說,不少想瘦身的民眾,吃了之後卻因嚴重腹瀉送急診治療。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表示,藥事法規定,番瀉苷成分超過12毫克即需視為藥品,不得當作食品販售,過去各地衛生局就抓到不少違規案例,也接獲不少民眾吃了添加番瀉的食品,引發身體不適的通報。 為將番瀉食品與藥品區隔清楚,食藥署日前首度公告新規範,若要將番瀉作為食品原料,只能製作茶包,供沖泡飲用,不可再製膠囊錠狀產品;使用部位只限新鮮番瀉或直接乾燥的葉、莢,不得經萃取等加工處理。(鄧桂芬) 番瀉葉(圖,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提供)具排便順暢作用,美體瘦身人士(圖,Ingimage)對番瀉做成的纖體茶等產品並不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