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手麻、狂咳嗽、視力漸漸模糊,別以為這些小症狀等於沒病,或是自以為是太疲勞所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說,很多神經疾病都是從小症狀發酵,若是沒有及時就醫,恐怕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蔣永孝為了讓民眾更加瞭解神經疾病,撰寫「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希望用最簡單話語,讓民眾了解何謂神經疾病。 蔣永孝說,自己行醫多年,神經疾病的患者大多數的症狀都是「輕症」,但經過診斷往往都是重症,病人從看診到確診到開刀,心情猶如洗三溫暖,心中的煎熬絕對是你我都沒辦法承受的,他的門診常常要看到接近半夜,但想到這些患者的心情,即使要看到半夜也甘之如飴。 不知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女老師只是奇怪家中燈泡為何一直壞? 蔣永孝說,現代人工作繁忙,但多數都是「手指作業」,將近11個小時坐在椅子上,實際走動的時間僅有1到2個小時,長期久坐會讓肌肉疲勞,也會增加生病的機率,他說維繫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但很多人都做不到,他說,為了自己的身體,再怎麼累每天也建議走路走1個小時,才能降低生病的機率。 擔任教職人員的謝姓女子,過去常常認為家中的燈泡光線不足,甚至會直接認為燈泡壞了,也因為這樣家中的燈泡一換再換,更換過的燈泡堆滿家中,多年前透過健康檢查發現視力大幅衰退,僅剩下0.1,原以為配戴眼鏡即可改善,但又後來視力日趨模糊,但看了眼科也沒問題,後來不斷就醫才發現是腦部長的腫瘤,壓迫到視神經。 指尖微微發麻,以為手機滑太多,原來竟是頸椎脊椎腫瘤找上門… 只要有空就是滑手機的江小姐,與每個人都生活都一樣,下班滑手機、假日滑手機、有空就滑手機,五年前的某天,她發現右手中指指尖發麻,起初以為是「手機滑太多」所致,由於江小姐平時有「恐病症」,只要有一點點的症狀就會去就醫,她先赴骨科就醫,卻毫無所獲。 江小姐說,原本也以為沒事,沒想到原本只有中指麻痛,之後整隻右手都開始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某天洗澡發現右邊胸口怎麼也沒感覺,右邊頭皮也沒感覺,嚇得她趕緊就醫,一就醫就發現是「頸椎脊椎腫瘤」壓迫所導致的症狀,若是沒有及時就醫,接下來她可能就癱了、死了。 蔣永孝表示,健康是上帝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最好一輩子都不要看醫師,但是人總有衰弱的一天,如何預防疾病以及注意自身的健康,才是最根本的健康之道。 (陳雨鑫、張益華) 咳嗽、手麻別大意,可能是神經病變來偷襲。(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