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原本在職場上幹練的女強人忽然變得邋遢,工作雜亂無章,就醫多時一直被當作憂鬱症;努力負擔生計的一家之主,在三、四年間肋骨骨折快要20次,讓他厭世。這些疾病看似不難診斷,患者卻輾轉就醫多年,一直無法好轉。 神經系統是人體最神秘的構造之一,大腦、脊椎及周邊神經主宰人的思考與日常生活,一旦出現病變或損傷,就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出現多樣化的複雜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行醫30年,協助無數個因神經相關病變而痛苦的患者。 許多病人都是看過很多位醫師的門診,才來到蔣永孝的診間,他認為,這不代表醫師的專業能力不夠,而是疾病和疾病間的重疊性很高,不容易診斷,應該要鼓勵這些病人勇敢面對病痛,才能找出答案。蔣永孝也說,常見的痠、麻、痛,可透過生活端倪判斷,神經疾病導致的肌肉痠痛,痠痛感會久久不退,長時間休息,仍無法舒緩。 生活中也可透過運動鍛鍊,降低神經疾病發生機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任李建和說,膝關節退化和年齡沒有直接關係,有些人因運動傷害導致半月板破裂,引發關節退化磨損,仍可透過瑜伽、核心運動,鍛鍊股四頭肌,維持膝關節與神經系統功能。 (魏忻忻) 神經系統一旦出現病變或損傷,身體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