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許老太太(右)出席記者會感謝醫療團隊的付出,讓她順利出院。 (記者鄧桂芬/攝影) ●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70多歲老人家,又發現了大腸癌,到底該先救心,還是先治癌?台灣台北榮總醫療團隊選擇先救心。 74歲的許老太太某天吃完飯後突然開始喘,送醫確診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過一個月,她又因胸悶及呼吸喘送醫,醫師判定她急性呼吸衰竭,進行插管並送加護病房,因隔天解黑便,檢查確診大腸癌。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表示,對醫師而言,像許老太太這種案例最難決定的治療計畫,就是應該先救心?還是先治癌?張效煌解釋,因老太太可能在腫瘤手術中,因麻醉而心臟停止。若先以傳統開心手術治療,腫瘤手術得等1到2個月後才能施行,且術後無法緊接著化療,以免胸腔傷口及骨頭或癒合不良而感染,若等待期間癌症轉移,命也沒了。 為了讓老太太安全回家,北榮外科及內科團隊醫師共同討論認為,應讓老太太先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TAVI)」的無痛微創手術,再接受腹腔鏡大腸癌切除手術最好。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說,TAVI手術不用鋸開患者胸骨,只要利用導管,將支架瓣膜從鼠蹊部傷口送入即可,約7天即可出院。北榮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說,許老太太接受TAVI術後一周,可順利接受下一步大腸癌手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把她的腫瘤切得乾乾淨淨。(鄧桂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