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接受家人失智了,對許多人而言並不容易,即使身為醫師懷疑自己的家人失智,親友也未必相信。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回想,20多年前,外婆個性開始有了相當大的變化。他說,外婆個性獨立、開朗、喜歡助人,但不知怎麼地,她突然出現忌妒、妄想,懷疑外公暗戀其他女人、跟其他女人約會,有時夜半不睡覺,在房間重新擺放家具、幻想孫子即將來住。 個性行為驟變 家人堅持是老化 「一般老化個性不會變,頂多更堅持、更固執一點,但失智症不一樣。」方俊凱說,失智症患者不只會出現記憶問題,個性、思想、情緒、言語或行為表達都可能驟變。 當時,方俊凱嘗試問外婆,「剛剛我們去吃了什麼?」、「台北市長是誰?」這些外婆理應會回答的問題,發現外婆答錯不少,綜合評估外婆異於以往的行為舉止,他認為外婆可能已是失智症初期,於是向母親與舅舅反映。 但整個家族卻堅信,外婆只是一般老化。「當時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比現在更少,我雖然已升主治醫師,但在家族中只是晚輩,我的話並沒有讓家人相信外婆生病了。」 外公貼身照顧 感受到伴侶變化 外公是家族中唯一較相信他的人。他的外公、外婆個性都獨立,不習慣與兒孫同住,兩人長期獨自居住在台北中和公寓,因此,外公是外婆最親密的照顧者,能明顯感受到外婆變化。外公私底下找方俊凱,方俊凱隨即開立改善腦循環的藥給外婆,雖然成效有限。 方俊凱的外婆確診失智,已是5年後的事。 2001年9月,納莉颱風席捲台灣,釀成台北市大淹水。平日裡,方俊凱的外公隨時陪伴在外婆身邊,留心她的狀況,但那天,他想到台北市的醫院拿藥,礙於風強雨大,只好獨留外婆一人在家中。 外婆走失跌倒 家人終於接受失智 未料,一個多小時後,外公約莫上午11點回到家,發現外婆不見了,心慌的他立刻報案,也請親友協尋。直到晚上7、8點,接到警局報案,外婆在永和耕莘醫院急診室。 原來,那天上午外婆上了公車,哪都不熟悉的她直到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地方、急忙下車,但在大雨中不慎滑倒,釀成腰椎粉碎性骨折,一跌不起,被緊急送往急診。 也就在這個時候,家人才願意相信,外婆真的失智了。 79歲失智後 照護長達12年 方俊凱在外婆79歲那年懷疑她失智,外婆91歲過世,足足12年。方俊凱說,這樣的照顧時間在當時算是長了,顯見照顧得不錯。 方俊凱想提醒大家,失智症是不可逆的疾病,一有懷疑一定要及早求醫,藉由適當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延緩惡化,家族也能及早對患者後續照顧規畫準備。他提醒照顧者,現在有許多資源能提供照顧上的協助,千萬不要一個人苦惱,用孝順、不孝順的簡單框架綑綁自己。(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