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22歲的小真最近常常覺得肚子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發高燒,趕緊就診。婦產科醫師觸診發現小真的疼痛感以下腹部最為明顯,內診時見到膿樣分泌物,壓迫子宮頸有強烈痛感,告訴小真,她很有可能是急性骨盆腔發炎。 骨盆腔發炎是女性內生殖器官(子宮及雙側卵巢、輸卵管)與周圍的腹膜發炎。當細菌沿著陰道、子宮頸往上侵入子宮,再經輸卵管或子宮旁結締組織擴散至骨盆腔,就導致骨盆腔炎的發生。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下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加、畏寒或是發燒,也可能會有小便疼痛或拉肚子等症狀。 性行為是造成骨盆腔發炎的主因,陰道感染、陰道沖洗、侵入性處置(如子宮輸卵管攝影、流產手術)、裝置子宮避孕器、以及曾經得過骨盆腔發炎的病史,都是危險因素。若處女或停經婦女發生骨盆腔炎,需考慮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或癌症的可能性。 骨盆腔發炎常由多種細菌同時感染造成,常見菌種包括淋病雙球菌、披衣菌等等。因此,須接受10到14天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且不能夠因為自覺症狀改善就擅自停藥。同時間要避免性行為,請性伴侶一起接受治療。 如有高燒不退、腹部劇烈反彈痛、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影像顯示卵巢輸卵管膿瘍等情況,必須住院接受靜脈抗生素滴注,監測病情,若沒改善,要接受手術,以開腹式或腹腔鏡手術引流,以免膿瘍破裂或引發敗血症。 骨盆腔發炎如果延誤治療、治療不完全或是反覆感染,很容易造成沾黏,導致不孕症、子宮外孕及慢性骨盆腔發炎。當進展成慢性骨盆腔發炎,即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完,患者仍會長期遭遇下腹痛、下墜感或性交疼痛,且容易急性復發。 (陳珮凌/亞東醫院婦產部醫師) 3招預防感染 避免復發 ●安全性行為:單一性伴侶,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在生理期同房。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陰部清潔,但不可陰道灌洗。選擇透氣的底褲,少穿緊身褲。經期以外不使用護墊。 ●早期治療:如果有症狀,不要諱疾忌醫,應盡早接受治療,配合完整療程,以免小病變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