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骨鬆危機侵蝕骨本,但患者常是跌倒骨折後才發現有骨鬆問題,因此臨床上想釐清自身是否有骨鬆,骨密度檢查是最直接和準確的方法。台灣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吳至行指出,根據一項社區大型調查發現,光是告知骨密度值讓民眾瞭解自身骨鬆程度,得知骨折風險,就可減少三成六的髖骨骨折。 吳至行指出,骨密度檢查可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這是快速、無痛的檢查,常用於測量腰椎與髖骨骨密度,其中檢測報告裡的T值,可瞭解自身骨鬆的程度。 吳至行解釋,DXA檢查出的骨密度T值若小於等於負2.5,或曾發生脆弱性骨折,即非高外力衝擊造成骨折,即屬骨質疏鬆症,應及早介入控制,不過此標準僅適用停經女性與50歲以上男性。 參考各國建議,65歲以上或小於65歲停經且有危險因子的婦女,應優先進行DXA檢查,吳至行表示,讓民眾自行就醫篩檢,如得知血壓、血糖值一樣,了解自己骨密度。 台灣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吳肖琪認為,篩檢是骨鬆防治策略之一,但不能只有篩檢,民眾篩檢T值正常,也不代表之後沒有骨鬆問題,最好將篩檢提升為「精準篩檢」,例如對一般民眾可先用問卷篩檢,高風險族群才需要DXA。更重要的是,預防骨鬆要趁早開始,WHO已建議從零歲開始預防,固骨本一定要從小開始。 民眾長期輕忽骨鬆,國健署長王英偉建議,民眾平時就得要建立預防骨鬆的觀念,年輕時儲存骨本,從飲食中補充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平時多運動,加上適當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助人體吸收鈣質,保持骨骼強壯。 (張益華、陳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