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年近50歲的廖姓婦人年輕時在鐵皮屋下賣麵,養家活口,因肝炎導致肝衰竭。她的大女兒捐肝救母,沒想到換了女兒給的肝臟,C肝病毒竟繼續侵害新肝,所幸服用新藥,完全清除體內C肝病毒,不必再擔心肝硬化、肝衰竭。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暨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台大講座教授高嘉宏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反覆發炎,細胞持續慢性損傷,不斷結疤又修復,肝臟內結締組織異常增多,逐漸變硬,就會導致肝纖維化、硬化。 肝纖維化可分為五期,F0為無纖維化,F1是輕度纖維化,F2中度,F3則達到重度,F4已達肝硬化。廖姓婦人在活體肝臟移植前,即為肝硬化,但換肝之後,不到一年,新肝又開始纖維化。 高雄醫學大學特聘教授余明隆比喻,正常肝臟就像新鮮生豬肝,光澤明亮、觸感光滑,到了中度纖維化,就像煮熟的豬肝,觸感變硬。到了F4,肝臟就跟木柴一樣硬梆梆。 臨床顯示,肝纖維化程度與肝癌風險呈現正相關,高醫團隊分析1281名C肝患者,結果發現,年齡(40歲以上)與中度肝纖維化(F2)為提高肝癌風險的重要危險因子。 余明隆指出,相較於一般民眾,中度肝纖維化(F2)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機率為6.55倍,應該積極治療。 想了解自身的肝纖維化指數,肝策會研發出全台灣第一個中文介面的「肝纖維化指數」應用程式「HCVie」,適用於每個人,只要輸入年齡以及肝功能指數等資料,就可得知纖維化狀況,如果結果為中度以上,顯示黃、橘、紅燈,務必盡快就醫檢查。 (李樹人) C肝炎患者易罹患肝硬化、肝癌,醫師建議,服用新藥,徹底遠離肝疾威脅。(圖: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提供) 肝纖維化可分為五期,F0為無纖維化,F1是輕度纖維化,F2中度,F3則達到重度,F4已達肝硬化(圖: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