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一天喝多少水,需依每個人身體狀況而定。(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有些難以配合的長者,如失智症,該如何培養喝水習慣呢?少量多次可能是好方法,把一天需要的水量拆成七、八次,分散在起床後、用餐前後、吃藥前後、上完廁所後,就可以讓身體內的水分保持較穩定狀態,也可以避免夜間頻尿。用吸管喝水,較不會嗆到,也會不知不覺喝比較多,也可加一點適量調味促進飲用的樂趣,如一點檸檬、決明子、小黃瓜切片等。 Q.老爸怕半夜頻尿,晚飯之後就不肯喝水。聽說睡覺時身體水量不足,會促進體內血栓形成,增加中風機率,是真的嗎? 一些過去的研究指出,缺乏水分似乎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性。尤其如果白天缺水,又沒有辦法在睡覺時間補充水分,可能導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進而在血管中產生血栓,造成中風。 一些針對腦中風急診的患者研究,發現他們的確相對缺水,且統計學的研究指出,清晨6時到9時正是最常發生心肌梗塞、缺血型中風的時刻,這些研究似乎在在指出水分的重要性。 然而,最近的文獻回顧卻提出異議,過去腦中風與缺水的25篇研究中,缺水的定義與結果的好壞都沒有一致性指標,所以雖然可能有個別的研究顯示缺水的重要,但整體來說是難以評定好壞的。 缺血性腦中風是指人的血管中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血栓,阻塞腦部的血流,腦細胞得不到血液氧氣而壞死,從而出現半身無力、口齒不清等症狀。因為人的腦部不僅是各項身體功能的指揮總部,又十分脆弱難以再生,所以腦中風長期名列前五大死因之一。 Q.很多人習慣早上起床喝一杯溫水,對身體是否真有好處? 早上喝一杯水有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祕的狀況,多喝水也可以降低食欲,從而改善肥胖的體態。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胃痛、咳嗽等,喝水都可以減輕一些症狀。 (諮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任方楨文、整理/記者陳雅玲) 早上喝一杯水有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祕的狀況,多喝水也可以降低食欲,從而改善肥胖的體態。(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