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許多人的肩膀,動是能動、但伴隨疼痛,嚴重時甚至一觸就痛,往往懷疑自己得了五十肩。台灣菁英診所復健科陳相宏醫師表示,肩痛並非都是五十肩,肩膀的使用量及活動度都非常大,易造成肩旋轉肌腱夾傷,若一再受傷就會變成撕裂傷、甚至破洞。針對肩旋轉肌腱撕裂傷,治療不能只是消炎止痛,更要強力修復裂傷,才能揮別肩痛、避免併發五十肩。 陳相宏醫師說明,肩旋轉肌群包括四塊肌肉,作用在幫助肩關節達到最大的活動範圍,一旦肩部活動太頻繁或速度太快,就有可能一再造成這些肌肉的肌腱拉傷、夾傷、甚至演變為撕裂傷,尤以棘上肌肌腱發生比例最高,嚴重時還會於肌腱附著處造成骨膜炎,不論觸碰或活動都會感到劇烈疼痛,於是逐漸因肩痛不敢動而導致「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即五十肩)。 陳醫師指出,由於肩旋轉肌群像衣服袖子一樣在肩關節處形成一片筋膜,幾乎沒有血管分布,無法透過血液循環為損傷的組織提供養分和代謝廢物,組織修復能力相當緩慢,且臨床上常見許多患者在接受物理治療後,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損傷仍未癒,尤其是棘手的撕裂傷,可見傳統治療不夠到位,要解決這點,陳醫師建議可接受增生療法。 為何增生療法的作用能夠到位呢?陳醫師進一步解釋,進行增生療法前,會先借助軟組織超音波確認肩旋轉肌腱破裂處,並在超音波導引下,將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注射至病灶,可強力啟動修復機制,幫助肌腱加速修復並回復強韌,如此精準又夠力的治療才有機會解除疼痛根源。 陳醫師補充,有些情況則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瘀青。 (聯合線上) 肩旋轉肌腱撕裂傷最常發生於棘上肌肌腱。(圖:菁英診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