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50歲陳姓婦人曾胃罹患潰瘍、胃食道逆流、心悸,因此平日很重視養生,咖啡每天只喝一杯,很久沒發作。最近因工作、家庭忙碌,不但常胃食道逆流、心悸,還出現嚴重眩暈、失眠,莫名恐慌,看耳鼻喉科也治不好。她後來尋求中醫診療,查出是腸胃功能失調及肝氣鬱結所致,經中醫調理三周,不適症狀獲緩解。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整合醫療科醫師許睿杰建議,民眾若曾罹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應三餐定時定量、七分飽,且細嚼慢嚥, 避免菸、酒、咖啡、茶葉及辛辣烤炸油膩食品,飯後散步也有助於助降低腸胃不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李艾玲說明,長期三餐不正常、壓力大、熬夜、吃消夜、喝冰飲,或吃甜食、奶製品、炸物等,容易讓胃食道逆流反覆發生。 李艾玲建議,平時保養可改喝麥芽水,並配合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平時按壓內關穴、手三里穴、耳穴等穴位。 陳姓婦人表示,她是職業婦女,曾經罹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以及心悸,所以很注重飲食養生,咖啡每天只喝一杯,很久沒有發作了。 她表示,近來要兼顧工作、家庭,以及九旬雙親,又開始出現火燒心、「溢亦酸」,還伴隨暈眩、心悸及失眠,出現莫名恐慌。經向耳鼻喉科求診治療眩暈,沒有改善,才轉而尋求中醫調理身體。 許睿杰說,門診中約有5成患者常合併有腸胃不適情況,其中胃食道逆流盛行率約25%,主因是食道與胃之間、原本關閉的的賁門,因交感、副交感神經不協調以致不正常開啟,胃酸容易逆流引起火燒心或「溢赤酸」症狀;患者長期腸胃功能不佳,易導致腸胃氣血調節失常,合併頭暈、疲倦、失眠等症狀。(趙容萱) 中醫師許睿杰說 ,胃經主氣血運行,影響腸胃蠕動情況。(圖:中山附醫提供) 內關穴 手三里穴 耳穴 中醫師李艾玲(上圖)建議,可以按壓內關穴、手三里穴、耳穴保養。(記者趙容萱/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