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專家表示,偶爾短時間蹺腳能成為解決上班族「久滯不動」的利器。(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繁忙的工作過程,偶爾蹺二郎腿放鬆,但常有人說蹺腳傷身,真的必須完全禁止蹺二郎腿嗎?但專家表示,偶爾、短時間蹺腳是被允許,甚至能成為解決上班族「久滯不動」的利器。 台灣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近年許多國際研究提出「久坐傷身」,讓許多上班族聞「坐」色變,全球更掀起「站著上班」風潮,但站著上班其實一樣傷身,對上班族而言,不論站著或坐著,最怕久滯不動,因為維持同個姿勢不動時,體內受力點固定,血液循環、筋骨等就會受影響。 讓許多上班族又愛又怕的「蹺腳」,就是兩面刃,長期久滯不動地蹺腳確實會造成腰痠背痛、脊椎側彎等問題;但短暫的蹺腳卻能變成改善久坐不動的小撇步。簡文仁說,偶爾、短時間蹺腳可作為變化受力點方式,但要記得不要長時間維持一樣的姿勢,通常以不超過15分鐘為佳,時間一到就要換不同坐姿。 簡文仁建議,重要的是讓身體多做變化、能站就站、能動就動,使持續受壓迫的點改變、得以放鬆。他坦言,不是所有上班族都可以隨意站起來動一動,如長時間坐櫃檯的客服人員,因此,學會一些腳步的小動作即使面對源源不絕的客人,也可動次動次。 簡文仁建議,可選擇站坐輪流,但如果只能坐著,則以伸懶腰、拉直腿、扭腳踝或稍微起身,讓屁股離開座位等方式變化受力點。(陳婕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