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人們健康意識提高、知識普及,「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愈喝愈胖」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浙江省舟山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方躍偉表示,有時候人們認識問題的簡單化,在健康方面容易陷入誤區,顧此失彼。 1.飯前喝湯 為何苗條? 飯前喝湯,可以潤滑口腔、食管,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於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促進營養吸收。飯前喝湯能增加飽腹感,降低食慾。 方躍偉表示,有研究表明,進餐前20分鐘喝湯,可以讓人少吸收150大卡的熱能;而飯後喝湯容易增加熱量攝入,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 2.飯前喝湯 也有壞處 現在人們不再缺乏脂肪,也不再缺乏那些溶於湯中的蛋白質,更不會缺鹽。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與其說喝湯有利於養生,不如說喝湯會有麻煩。 因為喝湯容易導致食鹽攝入過量。另外,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患者,因為胃酸分泌較少,如果飯前喝湯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從而加重病情。對於胃酸分泌增多的人,一些煲湯能刺激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燒心、打嗝等,也要少喝肉湯。 3.如何喝湯 利於健康? 一是把握時間關,喝湯減肥應在餐前20分鐘喝,太早太晚都不會影響飽腹感。二是把握油鹽關,做湯時要少放鹽或不放鹽,喝湯時撇去湯裡浮面的油脂。三是把握喝湯量,一餐喝湯一小飯碗為宜。四是注意自身體質,有胃部疾病、慢性疾病的人要少喝湯。(健康報網) 飯前喝湯能增加飽腹感。(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