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據台灣一項研究發現,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其中,52%成癮者每周花費41個小時在遊戲上。 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公布,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進行目前亞洲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行為調查,研究成果也於今年8月被行為成癮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行為成癮期刊》接受。 此研究調查台灣8110名10到18歲、一年內曾玩電玩的青少年,以「有失控症狀」、「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持續一年的狀態」為標準,研究顯示,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為3.1%,有71.5%曾玩過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不符合任一項成癮的症狀。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隨著網路使用習慣改變及需長時間使用網路遊戲的新興工作出現,單純以花太多時間作為成癮標準會失真。因此,對網路遊戲成癮判斷核心基準是「失控造成生活失能」,正常娛樂休閒的打電玩、或電競選手密集訓練不包含在內,各國盛行率也幾乎少於5%。 此外,研究也證實,網路遊戲成癮的確會使青少年玩家更有意願在遊戲中消費,以及花費更多時間在遊戲上。研究結果指出,52%的成癮者每周花費41個小時在電玩上,比起非成癮者高出將近一倍,且都曾在遊戲中花費金錢,花費金錢的比例,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 林煜軒強調,成癮問題常常不在電玩本身,而是因為來自現實生活層面的問題,如在學校被霸凌,導致青少年逃進網路遊戲世界、專心經營虛擬世界。提醒師長若發現孩子有成癮現象,不應一味指責沉迷電玩的行為,或切斷網路不讓孩子繼續玩,這些都不是治根方法,應深入了解孩子的現實生活出現什麼問題。 去年一項美國、英國、德國的最新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大約僅有1%,與西方國家較重視戶外活動有關。(陳婕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