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文獻顯示,躁鬱症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少10年。(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現今精神科治療能讓多數躁鬱症患者病情穩定,但文獻顯示,躁鬱症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少10年。台灣花蓮慈濟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4倍,由於睡眠呼吸中止會衍生多種心血管疾病,因此推測這恐是躁鬱症患者壽命減少的重要因素。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沈裕智表示,躁鬱症患者在憂鬱時失眠、躁症發作時又不需要睡,其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與生理運作機制紊亂,可能容易發生代謝症候群,以及伴隨肥胖而來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他說,呼吸中止症若未及早治療,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也將衍生多種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與心臟衰竭。研究團隊猜想,這可能也是影響躁鬱症患者壽命的關鍵之一。 躁鬱症容易衍生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幾個重要原因,沈裕智解釋,首先,躁鬱衍生的肥胖,將使喉部肌肉變得肥厚,容易在躺臥時發生上呼吸道塌陷,造成呼吸中止;其次,躁鬱症患者的交感神經長時間過度活躍,可能影響上呼吸道控制不穩定;第三,躁鬱症患者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可能使喉部肌肉更易鬆弛塌陷,提升呼吸道阻塞風險。(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