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天氣冷颼颼,中風好發季節,但不是手麻、腳麻、說話不清楚才要擔心,中風有時幾乎沒有徵兆,台灣苗栗市大千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鄭智文根據研究資料指出無症狀腦中風的中年患者高達18%,最近收治65歲吳姓病患多次中風渾然不知,若長期沒有處理,將會造成失智、失能、痴呆。 吳姓男子因記憶力減退、做事變得沒耐心、說話不清楚,看電視按遙控器或扣鈕釦不太靈光求醫,他一開始沒有病識是中風,大千醫院檢查赫然發現大腦兩旁及腦幹有多處陳舊性腦梗塞,即是多次中風而不自覺,診斷是「無症狀中風」。 鄭智文說,無症狀中風發病時,沒有視力減退、失去語言能力及手腳癱瘓的症狀,但事實上腦部已受到損傷,病徵通常是智能退化、步伐緩慢,必須靠自己及親友觀察。 男子45歲、女子55歲以上必須特別注意,尤其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頸動脈狹窄、抽菸、肥胖都屬高風險群。 鄭智文指出,寒流來襲或天氣溫差變化大,容易引起血壓起伏,感冒或輕微感染也會造成血液、血管變化,致使血管栓塞或破裂,建議要特別注意保暖,增添衣物避免著涼,保持水分充足,且多休息不過分勞累,若有高血壓、糖尿病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降低中風的機率。 此外,預防腦中風保健關鍵在血管健康,大千醫院營養師李易真提醒注意五大飲食原則,包括飲食要多樣化,每餐盡量包含全榖雜糧、豆魚蛋肉、奶、蔬菜、水果類;多食用低熱量食品,如蔬菜或糖分少的水果;少油、少糖、少鹽、不喝酒;選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烹飪食物;偶爾吃煎、炸等食物,要多運動消耗過多的熱量。 平時多攝取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燕麥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合成;魚類降低血壓、血脂;洋蔥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心血管健康。(范榮達) 中風未必有明顯症狀,長期沒有處理,將會造成失智、失能、痴呆。(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