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我的經驗 身為醫生,當時才40出頭,從來不認為自己身體會有狀況,但卻在家裡直接昏倒了… ●四年前我和同事打完乒乓球後,開始出現乾咳、胸悶胸痛,但當時自認體力好、年輕,根本不以為意。有一次比完賽和球友聚餐,上完廁所,卻站不起來,腹部和胸部一陣劇痛,我以為是運動過度造成,也沒去太在意。 突然昏倒 從此心裡多了「它」 某天打完球後,回家洗完澡準備吃飯,腹部和胸部突然痛起來,而且比上一次還痛。躺下來休息了一下,狀況緩和了許多,想不到起來叫小孩吃飯時竟直接昏倒了,醒來時已經在醫院了。 當時家人嚇壞了,直接把我送到台東馬偕醫院,後來轉到高雄榮民總醫院,經過評估,開刀裝了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從那一刻起,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心臟有問題,且是心室頻脈併昏厥(VT)。 其實在我們家族裡,父親有高血壓、糖尿病、也中過風;奶奶也和父親有同樣的疾病,我自己也有慢性病家族史。但當時我才40幾歲,從來不會認為自己身體會有狀況,沒想到卻發生了。 經過調養後,除了定時吃藥檢查,並保持愉悅的心情,盡可能不要讓心臟受到刺激。四年下來到目前都沒再發作過,我和我的心臟已是真正的「生命共同體」了,沒有它(心臟)就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它。 想到昏倒那一刻 嚇出一身汗 只是每次想到發病昏倒的那一刻,真的讓我嚇了一跳,也開始有所警惕。發病當下根本沒有感覺,腦筋完全一片空白,醒來才知道自己還活著,感覺到生命無常,也體會到要活在當下,想做的就去做。 另一個病後的體悟是,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就像斷電一樣,插頭拔掉就這樣沒有了,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態,身體的事情不能嘴硬。 現在的我,除了配合適當的運動外,作息下常不熬夜。飲食方面也盡可能少油、少鹽,還有就是每天保持好心情。 身體有狀況 千萬別硬撐 因為自己曾經生病,看診時更會去叮嚀、嘮叨病患幾句,老人家除了要他們多注意身體健康狀況外,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的心情和態度,這樣就不會想太多,身體自然健朗;年輕人呢,只要發現身體不適,就建議他們快就醫,不要硬撐。 「沒有甚麼比健康重要!」這句話大家都會說,但要真的身體力行很難,怎樣保持健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法,可是我還是會和親朋好友提醒,也會跟病患講,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享受人生,沒有的話,人生就處在陰影下,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口述/台灣台東縣大武衛生所主任盧克凡;整理/記者尤聰光 ) 胸痛,是心血管病人常見症狀,也可能是嚴重心血管疾病警訊。(記者陳立凱╱攝影) 醫學辭典 心室頻脈 ●心搏過速(或稱頻脈)的定義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大於100下,而心搏過緩(或稱緩脈)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小於60下。許多心律不整是沒有症狀的,一旦有症狀常以心悸或心跳暫停為表現。嚴重心律不整會導致頭暈、昏厥、呼吸困難或胸痛。有些心律不整會增加中風或心臟衰竭併發症的風險,甚至導致心跳驟停、休克、猝死等。 而心室頻脈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是造成猝死的常見原因,危險因子為心肌梗塞、心臟功能不全、有過昏厥病史或是有猝死的家族史。但醫療進步,只要多留意身體狀況,心律不整被救回的病人有顯著增加。心律不整的診斷工具有十二導程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