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辨別一個政治人物的胸襟及器識,從一些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台中市的「山手線退件事件」,顯示林佳龍這方面不及格。 林佳龍在台中市長敗選卻意外當上交通部長,沒多久,就宣稱國發會已將山手線「退件」。國發會隨即澄清,是要求「補件」而非「退件」;林佳龍才改口說是補件。至於中央是否全額補助,林佳龍則態度保留,說山手線是競爭型預算,要台中市盡快補提計畫。 「補件」與「退件」一字之差,卻有千里之別,林佳龍應該不致分不清楚,他卻故意弄錯。何況山手線是他一手催生,也在其任內送出計畫;他卻用「退件」來嚇唬現任市長,只能說是不雅的小動作。總之,林佳龍既擔心自己的規劃案不被盧秀燕接納,又擔心自己的成果被她搶走,所以故意來此一招,也為自己留下「相罵本」。 這已非林佳龍首度如此操作。他2014年當選台中市長後,立即宣布廢掉了已上路的台中市快捷公車BRT,因而引發爭議。為此,不僅台中市先前的投資全泡湯,還得賠償1.8億元給廠商。原因無他,BRT是前任市長胡志強留下的建設,阿龍不想繼續推。 一件是「你做好的,我上台要廢掉」,一件是「我規劃的,不讓你順利做」,都凸顯林佳龍的私心太重,把攸關民生的交通建設當成政治鬥爭的籌碼。先前外界質疑他不適任交通部長,從這次小動作,似可看出端倪。「勝選清算,敗選報復」,他做了壞示範。 (轉載自台北聯合報黑白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