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春節將近,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呼籲返鄉家屬注意措辭,並向照顧者說「辛苦了」、「謝謝你」及「換你休息」三句好話,且可實際替手照顧,讓照顧者能好好喘口氣。 說好話 讓照顧者喘口氣 家總理事長郭慈安表示,逢年過節是一般人的休假及家族團圓時間,但對平日照顧失能家人的家庭照顧者而言,卻可能變動平日的照顧規律,還要接待返鄉家人,反而更加勞心勞累,甚至使照顧者出現「假期恐懼症」。 特別是鮮少回家或未經手照顧的家屬,一句無心的話語可能引爆照顧者的壓力鍋。曾經有一位照顧身心障礙孩子的母親,因親友一句「這麼歡樂的場合謝謝你沒有帶兒子來」而幾乎氣炸。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照顧工作是「愛的勞動」,不只勞累也被孝道文化束縛。而一段照顧時間平均約9.9年,若沒替手,照顧者在勞累、社交中斷及離職的影響下,早已累積委屈、哀傷、無力感等複雜情緒,恐隨時引爆而造成憾事。 爆炸句 這六類讓人秒怒 為此,家總整理出令照顧者秒怒的六大類爆炸句,類型包括質疑照顧品質、貶抑照顧價值、有錢就是大爺、出一張嘴、否定照顧者的判斷及拒絕照顧者訴苦。例如:「你怎麼給爸爸吃這麼差」或「你都在家不用上班真幸福」等。 郭慈安呼籲,親友可以「辛苦了」「謝謝你」及「換你休息」三句好話代替爆炸句,減少衝突發生。另建議把「加油」等鼓勵話語翻轉一下,改說「盡力就好」,因照顧者已經很努力了,說加油恐讓他們誤認自己沒做好。 此外,大部分照顧者因放不下或不知怎麼開口尋求協助,以致家屬以為不需要協助,事實卻非如此。郭慈安鼓勵家屬,趁假期主動替手照顧,或可帶著照顧者抽離照顧環境,例如出去走走、喝咖啡、按按摩等,讓照顧者能休息紓壓。(鄧桂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