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造成青春痘的細菌可治療氣喘! 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發現,經過處理的痤瘡丙酸桿菌可治療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ILC2)誘發的急性呼吸道免疫反應,對於氣喘嚴重且使用類固醇出現抗藥性的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該研究成果,3月刊登於國際期刊《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 中研院生醫所助研究員張雅貞說,氣喘是免疫細胞調控失衡的問題,過去認為T細胞是造成氣喘的主因,臨床上以吸入性類固醇加以治療。 不過,有1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類固醇抗藥性反應,需要用愈來愈高劑量的類固醇才能壓住氣喘,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其實不只T細胞,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ILC2)也會被環境中的塵蟎、黴菌誘發活化,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造成氣管收縮、黏液分泌亢進等症狀,更重要的是,它與類固醇抗藥性氣喘相當有關。 研究團隊嘗試透過免疫調控方法抑制這個類型的細胞增生,他們使用一種名為「痤瘡丙酸桿菌」的致青春痘菌,這個致青春痘菌的成分含有類鐸受體9(TLR9)的配體(CpG),能刺激分泌干擾素、活化自然殺手細胞,藉此抑制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ILC2)傳遞的發炎反應訊息。同時,這個致青春痘菌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經處理後,對動物與人體相當安全。 張雅貞說,研究團隊將這個致青春痘菌的有害物質剔除、僅保留其外殼,接著再投給老鼠,結果順利抑制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ILC2)導致的氣喘症狀,對T細胞導致的氣喘也具療效,且不會有類固醇藥品的副作用。未來可望輔助既有治療,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