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甫吹完60大壽蠟燭的淑芳(化名),慶賀完隔天繼續和朋友續攤,一早就被好友帶上山間的唱歌、泡茶祕密基地,抵達基地前,映入眼簾的是無止盡的樓梯,她才走不到三分鐘就氣喘吁吁,扶著友人難過地說「爬不動了!」別再往上了。 淑芳的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笑她體力差,但在淑芬休息許久後,卻連坐馬桶後也無法起身,她自認是年長了、筋骨變差,開始補充葡萄糖胺,卻仍無法解決日趨無力的雙腳,經檢查才發現是肌力不足。台灣適健復健科診所醫療副院長、復健科醫師林宗慶表示,中年後肌肉量開始走下坡,隨著年紀越大,走下坡速度越快。肌肉量流失就像土石流一樣,且身體不會有任何警訊。 根據台灣國健署發布的2013國民健康訪問調查,6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一天坐著不太動的時間為5.5小時;在沒有人幫忙的情況下,50.3%的長輩是行動不良的,其中彎腰、跪下、蹲下或從一房間走到另一房間有困難。在事故傷害方面,過去一年發生過跌倒的比例為16.5%,其中一半以上發生在自家住處。 台灣長輩大多不願服老,日常生活可能面臨行動受阻,醫師提醒應提早運動和保養身體。林宗慶說,肌肉流失是需要被重視的,從年輕時就得好好維持運動習慣,存肌肉本的飲食方式也得並存,兩者缺一不可。 老人家想增加肌力,建議從做抬腳運動開始。(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老人飲食,只吃菜絕非「養生」,六大類食物都應均衡攝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