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成分多是食鹽水、葡萄糖液 ●一名30歲年輕人發燒、咳嗽、全身無力到急診看診,醫生建議年輕人口服藥物,多喝水、休息即可,病人卻詢問:「可以打營養針嗎?」醫師表示,坊間俗稱的營養針只是生理食鹽水或是葡萄糖液,混入少許維他命的靜脈輸液,可以進食的病人,還是以口進食才能真正的攝取人體所需養分,不需要迷信所謂的「營養針」。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劉士宏醫師表示,臨床上並沒有「營養針」這個名詞,針對無法進食的病人會使用「全靜脈營養溶液」,它的成份是胺基酸、脂肪、醣類、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及稀有元素等藥品,需要經由營養師評估,藥師再依醫師處方調劑,並視病人情況添加其他必要的營養成分。 而無法進食的狀況,如化療後持續嘔吐、腸阻塞、開刀後等,且全靜脈營養溶液有不少使用上的限制及副作用,這類病人需先建置一條中央靜脈導管,長期使用的話,需要留意可能有血栓、感染及代謝性併發症,如高血糖、低血糖、電解質異常、再餵食症候群及肝、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劉士宏強調,可以進食的病人,還是以口進食才能真正的攝取人體所需養分,必要時可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營養補充飲品,至於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需經由醫師評估後,才會給予症狀所需的藥物,民眾不需迷信「營養針」。(陳斯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