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要知道家中長輩是年老記憶力變差或是失智,台灣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指出,最簡單的判斷法是問他:「記不記得今天早餐吃什麼?」如果無法記起短期記憶,就有可能是失智。 另外,長輩如果經常忘東忘西,但最後仍能想起「啊,我早上好像把抹布放在冰箱!」那較可能是一般健忘;如果經常忘記事物,且想不起來自己忘記這件事,那也有可能是失智症找上門了。 甄瑞興指出,若懷疑家中長輩失智,務必及早就醫確認,因為部分失智症有機會逆轉,像是顱內病灶引起的失智、缺乏維他命B12引起的失智、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的失智等,均有機會針對病因治療而恢復健康。即便是無法根治的退化性失智症,就醫確診也有助醫師追蹤、透過藥物或非藥物治療盡可能維持患者的生活功能。 失智者當中,約三到四成的患者合併有妄想、幻覺、急躁、攻擊行為等症狀,照顧者負擔更重。甄醫師指出,抗精神病藥物能立即緩解症狀,不過長期下來可能影響病人的思考能力,因此國際上較建議先嘗試行為治療,再使用藥物。(羅真) 人類愈來愈長壽,得到失智症的機會也愈高,成為大眾議題。(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