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竹一名近50歲的許姓工程師,最近發現爬樓梯時膝蓋會隱隱作痛,隨著疼痛的狀況越來越明顯,懷疑自己提早患了退化性關節炎到醫院就診,醫師診視後發現他並沒有關節炎,而是因長期久坐辦公室,缺乏運動,才會造成肌肉虛弱疼痛的肌少症。 一般而言,40歲後肌肉質量逐年下降1至2%,60至70歲肌肉量流失開始加速,是一種老化過程。因此,「肌少症」過去被認為是年長者才會出現的症狀,近年來卻有年輕化趨勢,而長時間工作久坐、缺少運動和營養不均,都是造成年輕化肌少症的可能成因。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醫師吳俊毅表示,改善肌少症,建議從營養攝取及運動方面著手。以原型食物為主,戒除含糖的飲料和點心,多食用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黃豆製品等;養成正確運動習慣,建議每周150至30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或75至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再加上至少2次肌力重量訓練。從年輕做好減脂與養肌,不僅讓自己更健康有活力,還能有效抗老,絕對值得民眾投資。(陳斯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