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癌症盤據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已30多年,其中血癌是癌症特別的一種分類。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科醫師高冠鈞表示,血癌不像肺癌、大腸癌等,由於人體全身都有血液,一旦血液內出現癌細胞,治療方法與其他癌症不同。 高冠鈞指出,過去血癌的治療「還滿讓人絕望的」,尤其對年紀大的老人家,6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還可以化療、骨髓移植等標準治療;60歲以上長者則建議安寧治療或參加臨床試驗,讓病人嘗試新藥。 然而肺癌、肝癌、大腸癌等,2000年以後都陸續有標靶藥、免疫療法等,血癌的新藥研發卻沉寂了20年,直到3、4年前,美國FDA才核准2種標靶藥。 高冠鈞表示,其中一款合併治療效果良好,反應率約在六至九成,包括對化療反應不佳的年輕病人,以及超過70歲不適合化療及骨髓移植的年長病人。除了可合併治療外,也可單純使用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是一種治療新選擇。 至於副作用,高冠鈞表示,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和化療一樣的惡心、嘔吐、血球下降等症狀。(楊雅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