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存活期短、棘手的小細胞肺癌,有「癌中之王」稱號。台灣肺癌權威、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小細胞肺癌的傳統治療只有化療,5年後存活率低,僅6%。 張姓患者菸齡超過30年,他最近一年來,總是頻頻咳嗽,聲音沙啞。直到他的另一半提醒,才去就醫,一開始以為只是菸咳,直到出現胸痛,走路容易喘,他驚覺不對勁,這才就醫。影像檢查證實,已是晚期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主要是因為抽菸所引起,早期症狀不明顯,頂多只有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容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自身也容易忽略病情,疏於就醫,導致逾七成確診時,早已轉移擴散,甚至超過九成無法開刀。 余忠仁指出,過去三、四十年以來,小細胞肺癌臨床治療研究陷入瓶頸,僅有化療可用,一開始用藥,療效確實顯著,腫瘤縮小,但容易復發,而且平均存活期相當短。 他說,近年來,免疫藥物為眾多晚期小細胞肺癌病友,開啟了一線生機。 余忠仁指出,研究顯示,患者使用雙化療的一年存活率,僅近四成,但若免疫藥物合併雙化療藥物三個月後,先停用化療藥物,免疫藥物持續使用,一年平均存活率可逾五成。如果病患接受治療後反應良好的話,建議持續使用。 余忠仁指出,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相對較少,聲音當然較小,但惡性高,治療選項又少,其實亟需免疫治療。(李樹人) 小細胞肺癌早期症狀大多不明顯,容易被當作感冒。(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