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1學會正確洗手正確洗手很重要,以香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半分鐘以上,且手背、手腕、手指尖和手指縫等處都要洗到,民眾一到家應先徹底洗手清潔,才能避免把病菌帶回家,減低家中年長者的感染風險。 據統計,年輕族群在新冠肺炎確診數與死亡率上,遠低於老年人,建議口罩應以60歲以上、高血壓等慢性病六大族群為優先。政府在個案接觸者疫調上應量力而為,以免過度耗費防疫能量。 2存放非處方藥美國國土安全部建議,如果出現社區傳播,大家可以在家存放一些「非處方藥」,像止痛藥、胃藥、止咳藥以及治療感冒的成藥,或是慢性病處方簽,避免在需要時被迫前往醫療院所,增加感染風險。 3補食材別囤積疫情一發生,各地都出現搶購食物、衛生紙等生活用品的狀況,台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青菜、水果首重新鮮,大量買進也有存放的負擔,建議利用外送平台。 至於泡麵、餅乾、微波食物等,並不健康,也不適合大量囤積。譚敦慈提出「計畫採買」概念,她平時為家人準備餐食是採用「配給制」,每周採買一到兩次,多少人吃、就煮多少分量,保持食材的新鮮。 台灣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也不鼓勵民眾大量囤積食材,但若真有採買需求,蔬菜部分可買些冷凍花椰菜、三色冷凍蔬菜(紅蘿蔔丁、玉米粒及豌豆仁)等,如其中的紅蘿蔔含有ß-胡蘿蔔素 ,營養價值並不會流失;肉類則可買真空冷凍的肉片、魚片,急凍與新鮮的肉魚類,兩者營養成分不會相差太大。 乾貨部分可買乾木耳、香菇、高山高麗菜乾等,菇類有多醣體、富含纖維,都是具提升免疫力食物,需要烹煮時再泡水即可。 罐頭部分可買些玉米、鮪魚罐頭,有維生素D,且保存期限也較長。但須注意的是,冷凍食材勿塞滿冰箱,以免影響冰箱冷凍庫溫度,恐使食材變質。 4搭機戴好口罩「長途飛行」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高,近期若是一定要搭飛機,專家建議民眾全程戴口罩,手摸得到的地方全部消毒,也盡可能不要上廁所,可以採取「包紙尿布」搭機的策略,降低感染風險。而在飛機上,凡是手摸得到的地方,如洗手間的門把等,比較危險,同時手部的清潔都要注意。 5利用線上平台若孩子因故停課或得在家自主健康管理時,建議家長可利用線上平台。 成人則做好相關固定支出的付款規畫,如常見的水、電、天然氣費用已設定自動扣繳,信用卡帳單、保險、甚至健身月費等,設定自動轉帳,或透過晶片經融卡、讀卡機等方式線上操作支付。 另外,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線上購物需求大增,分期付款時需留意自身經濟能力,因多筆消費分期累積,也會變成大筆消費,此遞延付款的行為應斟酌減少。 6檢視支持系統若真有確診情形,或是相關接觸者而需居家隔離或健康自主管理時,無聊和孤立恐會導致民眾困擾,維持固定的社交網路可發揮重要作用。 民眾應「檢視自己的支持系統」,如親友、朋友間的送餐、定期透過訊息、電話聯繫等幫忙,此舉既是一種情感上的支持驗證,也不讓被隔離的人覺得被遺忘。 7考慮在家工作非常時期,在家工作並非壞事,為避免傳染疑慮,有會議需求時,則透過Teamviewer、Line等通訊軟體、以網路連線進行視訊會議,以免延宕工作時效。 部分金融業「異地備援」,擔心有人感染造成全員隔離而無法運作,資訊部門已實施IP伺服器移地計畫,並已實地操練。行銷、業務等常在外拜訪者,不一定得進辦公室;客服等部門,需固定空間設備聯繫者,則不是在家工作的選項。 8備緊急預備金若工作因疫情放無薪假,收入一定受影響。建議平時就應檢視固定支出,並準備「緊急預備金」。以「月開銷」計算,至少準備三到六個月開銷所需的緊急預備金。 未來經濟短期內恐難快速復甦。故上述準備,就是避免無薪假、生病開刀、離職時生活受到影響。 9配合停課準則如果孩子生病了,就必須讓他留在家裡,保護其他學生免於生病。如果孩子沒有生病,配合當地學校的停課準則即可。 10尋求就醫協助美國專家指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驚慌。生病還是得就醫,若需特殊醫療照護、因疾病或隔離而不能前往醫療院所,可聯繫醫院請求協助。(簡浩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