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立夏甫過,是夏天開始的時刻。多吃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早、晚食粥,午餐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有利於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而在民俗裡,立夏有「嘗新」的風俗,在立夏這天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給身體增添適當的養分。 健康報網報導,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在要特別注重心臟的養護。宜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當然,蔬菜、水果也不能少 。 夏後陽氣升 宜清淡、多喝水 報導指出,立夏前後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人們免疫機能隨之逐漸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強,造成腸胃抗病功能較弱。而立夏後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吃多了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飲食宜清淡、多喝水。 夏天氣溫高,心陽旺盛,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身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此時宜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另外,可適當調整個人的生物鐘,養成晚睡早起的習慣,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增加午休。中午1時到3時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人容易出汗,極易疲勞。所以,中午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會讓神氣受損。 吃粥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吃 專家建議的立夏養生很簡單,首先是吃,水果青菜一定不能少。腸胃不好的人,絕對不可以吃冰鎮水果,最好是選擇多吃一些涼性或溫性的水果,反季節的水果儘量少吃。涼性的水果包括:梨(腸胃不好的少吃)、香蕉(別空腹吃);溫性的水果有:蘋果(眾人皆宜的的水果,營養也較好)、檸檬、番茄(胃酸過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類。 動 第二是動,適當運動別偷賴。立夏前後,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早晚溫差大,人們容易得病,消耗體力的運動對身體都會有一定損傷,所以應適當地做一些有氧運動,每次大約15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