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章凱閎/台北29日電】為擴大高教海外生源,教育部昨宣布將研擬3措施吸引僑生、外籍生赴台,1是建立僑外籍生赴台先修華語機制,在攻讀學位前先修1至2年華語;2是放寬留學生就業、工讀規範,降低其經濟壓力;3是協助僑外生畢業後取得永久居留權。但教育部射出的這3箭,不包括陸生。 蔡政府積極延攬僑外生赴台,但反觀陸生,卻受到兩岸政治角力,新學期碩博士班錄取人數僅不到去年一半。陸生聯招會昨公布陸生赴台就讀碩博士班正式分發榜單,共53校錄取655人,相較去年1440人暴跌逾半。 陸生聯招會說,去年陸生碩博士班開出1500個名額,共錄取1440人,招生率達9成6,但今年大陸不開放應屆新生、僅剩在台應屆陸生才可報名,即使今年同樣開出1500個名額,僅錄取655人,招生率僅剩4成4。 少子化危機,各大學把生源瞄準海外,2019學年有13萬名境外生赴台留學或研習,人數是10年前的3倍。但現行學制仍有諸多限制,包括立委鍾佳濱、范雲、高虹安等昨共同召開「台灣國際教育之展望」公聽會,研商對策。 教育部在會中宣布研擬3項留才攬才措施。為建立僑外生赴台先修華語機制,錄取大學後可赴台先修1至2年華語,再繼續攻讀學位。主因多數境外生的母語非華語,但台灣學士班仍以華語為主,不少僑外生得先學會華語、才能考大學,門檻相對高。 此外,愈來愈多新南向國家學生想赴台就學,卻因家境不佳,在台必須打工、自力救濟,教育部也研擬放寬就業規定。勞動部次長王安邦說,依就業服務法規定,目前僑外生每周工讀時數不得超過20小時,是否再提高?「可以討論」。 至於僑外生畢業後要留台工作,目前需受聘薪資達4萬7971元台幣以上,或依評點制,依學歷、薪資、華語能力等8大評項,累計70點以上才能留台,且留台後也不易取得永久居留權,都會影響僑外生赴台發展意願。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表說,正研擬協助他們更易取得永久居留權。據了解,蔡政府力推的「新經濟移民法」,將放寬僑外生永居資格,例如就業滿5年即可申請,且若為碩博士班畢業生,學歷還可折抵1至2年。 曾留美6年的范雲說,外生到美國攻讀碩博士多選擇留美工作,意味留學國的工作前景是學生前往留學的誘因之一,政府要吸引更多僑外生赴台,就要考慮讓他們更易留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