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夏天了,蚊蟲開始肆虐,已有不少人遭「蚊吻」,皮膚出現許多「紅豆冰」。「防蚊」是入夏大事,為避免遭到蚊子叮咬,有哪些居家防蚊妙招? 登革熱出現發燒、肌肉痠痛 夏天悶熱潮濕,是最適合蚊子繁殖的環境。常見會叮咬人的蚊子,包括白線斑蚊、三斑家蚊、埃及斑蚊、小黑蚊等。台灣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登革熱又稱為「斷骨熱」,主要傳染源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會出現發燒、骨頭痛、肌肉痠痛、眼窩痛、紅疹等症狀,嚴重會有腦膜炎、甚至死亡,必須慎防。 趙昭明表示,入夏後,門診已有許多被蚊子叮咬而求診的患者,可能是因天氣悶熱、整理家裡環境等,讓他們的體溫升高,進而吸引蚊子叮咬,引起皮膚紅腫、癢、痛、起水泡而就醫治療。 哪些人最容易被蚊子叮咬?趙昭明指出,女生比男生容易被蚊子叮咬,體溫高的人、肥胖者、運動員、孕婦、小孩子、皮膚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的人、敏感體質病人,都屬於蚊子「最愛」叮咬的危險族群。 被蚊子叮咬的症狀,隨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趙昭明分析,一個常被同一種蚊子叮咬的人,會產生抗體,再次叮咬症狀就不會那麼嚴重,但首次被叮咬的人,過敏反應會較明顯,有的患部甚至會出現大面積紅腫。 可冰敷止癢 不可去抓 趙昭明說,一般被蚊子叮咬後,首要處理的是癢感,可以輕拍患部、冰敷方式,以低溫來止癢,千萬不可去抓,避免抓破皮感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若是被小黑蚊叮咬,奇癢無比,出現嚴重皮膚過敏紅腫、水泡時,一定要就醫治療,會開立口服及外用塗抹的抗組織胺、類固醇或消炎藥治療。(黃妙雲) 夏天避免遭蚊子叮咬,可噴防蚊液,最好穿長袖衣服及長褲護身。(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