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吃下糖後,人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但是這種短暫的幸福感並不是好事,因為身體會漸漸習慣,要求更多的糖分,才能得到更多的愉悅感,讓人不知不覺會愈吃愈多,出現「糖上癮」。 吃太多糖,除了體重增加外,身體還易發生四大健康問題。 1.加速皮膚老化、冒痘痘 「糖吃過量」會讓人皮膚老化,出現臉色黯淡、毛孔粗大、長痘痘、頭皮出油、髮量減少問題。攝取過量的精緻糖,會使血液中的糖附著在蛋白質,產生糖化終産物(AGEs),不僅破壞維持肌膚緊緻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讓人提早出現皺紋,皮膚易出油、長痘痘、防護力下降,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 2.增加血管壓力 附著在血管的糖化終産物,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當血管愈來愈窄,心臟需要更大的力氣才可以推動血流,於是血壓跟著高起來,形成高血壓;更讓人擔心的是,一旦斑塊堆積狹窄的血管,還可能造成心腦血管問題,引起中風、猝死的可能。 3.讓人沒精神 甜食雖然可以讓人感到幸福,但研究發現,這種愉悅感只能維持30分鐘,高糖飲食卻會造成氧化傷害,誘發身體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引起慢性發炎。尤其人在消化醣類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幫忙,而B群是掌管能量產生、維持精神的重要營養素,因此,當身體大量耗用B群、又得加班忙著代謝發炎物質,人就容易攝糖過量,進而常會感到倦怠、無力。 4.影響認知與情緒 研究發現,汽水喝越多的孩童,越易出現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每天都吃甜食的孩子,在34歲時成為暴力犯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且大量的游離糖,也會抑制大腦神經的突觸發展,造成認知功能的受損,尤其是海馬迴,進而妨礙學習和記憶能力,甚至進展成失智症。(陳詩婷/台北康寧醫院營養師) 戒糖3訣竅 1.天然澱粉取代精緻糖 以糙米、地瓜、山藥、芋頭等,取代麵條、麵包等製品。不要以為黑糖、蜂蜜、楓糖漿很健康,即使含有礦物質或維生素,含量卻很少。 2.新鮮水果取代甜食 餐與餐間肚子餓,會讓人想吃零食,建議改吃新鮮水果。但一天不要吃超過兩份水果,也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 3.增加其他氣味 菜加入味道濃厚的香草、羅勒葉、迷迭香、醋、檸檬片、橘皮、辣味、肉桂等,用更多的味覺刺激,擺脫對糖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