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一旦檢查為陽性,應速到醫院進一步以大腸鏡檢查。此為示意圖。(取材自ingimage) ●大腸癌通常都是從原本無害的良性「息肉」(Polyp),或稱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癌變而造成的。以台灣為例,衛福部統計,大腸癌為民眾最好發癌症,每年新增患者約1萬多人,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首位。 一名女性糞便檢查為陽性後到醫院檢查,卻多次未完全排便乾淨,被醫院退貨,差一點延誤治療。 收治病例的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糠榮誠說,此名女性年約70多歲,健檢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前往醫院安排大腸鏡檢查,但多次檢查前都沒有排便清腸乾淨,遲遲無法接受檢查,但腹部卻感覺愈來愈不舒服,來到診間就醫。 經詢問發現,婦人已多次無法經由大腸鏡檢查確認有無罹癌,糠榮誠決定立即收治住院,協助婦人服用清腸藥物,排便清腸乾淨後,以大腸鏡檢查,沒想到檢查發現一顆約2、3公分腫瘤,緊急經手術切除治療,若再不治療,腫瘤恐愈長愈大,最後危及生命。 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其次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6個月內請盡速接受大腸鏡檢查,因大腸癌篩檢為陽性民眾,經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平均每2人中1人有息肉、每20人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而若超過6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30%;而超過1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2.8倍,務必提高警覺。(沈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