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右腹痛、腹瀉、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 (取材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醫師提醒,肝膿腫大都是克雷伯氏菌引起的,當克雷伯氏菌侵犯肝臟感染形成肝膿腫,會造成全身倦怠、右腹痛、腹瀉、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 (取材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60歲男子有糖尿病病史,因腹痛兩天至診所看診服藥,隔兩天,一早睡醒竟全身無力發燒,右眼幾乎看不見,連忙到急診就醫,檢查後確認肝膿腫導致眼內炎。 男子住院期間,醫師為他做血培養顯示有「超級細菌」之稱的克雷伯氏菌引發眼內炎,除了抗生素治療及置放引流管將肝臟內膿腫引流出來,為了保住他的右眼視力,先是移除晶狀體,還安排幾次眼睛手術,才將前房(晶狀體前面介於角膜和虹膜之間的空間)的膿腫清除乾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期順利出院,並安排半年後回診,再將水晶體置放回去,視力幾乎不受影響。 台灣桃園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晨諭表示,常見引發肝膿腫的主因為細菌感染,隨著衛生進步,阿米巴原蟲及大腸桿菌感染已大幅下降;台灣這幾十年來肝膿腫大都是克雷伯氏菌引起的,當克雷伯氏菌侵犯肝臟感染形成肝膿腫,臨床症狀如全身倦怠、右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發冷、發燒、黃疸、體重減輕等;一旦細菌進入血流未即時治療,不只引發敗血症,此菌最常攻擊的部位是眼睛,嚴重的話會造成失明。 王晨諭說明,肝膿腫除了抗生素治療,引流手術包括皮穿肝引流術和外科手術兩種,通常如果膿腫位置不易由體表做引流,或是肝膿腫已造成並發症,如膿腫破裂,擴散至胸腔、腹腔時,可能就要由外科手術做引流;而眼內的膿腫則需藉由眼科手術玻璃體內注射(Intravitreal Injection)注射抗生素。 桃園醫院護士林鈺潔提醒,民眾若出現右上腹痛合併發燒等症狀就要注意,肝膿腫致死率雖然不高,但未即時診治而引發眼內炎、敗血症機會相當高。 (鄭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