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左側(圖/長安醫院提供)醫師說,患者側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如果沒有即時復位,短期會出現手肘活動受限。 (圖片/長安醫院提供) ●78歲男性走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跌落,左手肘撞擊地面,經檢查確定是肘關節粉碎性骨折。所幸經立即施以「微創復位雙軸固定手術」,目前手肘活動度已恢復如初,可以輕鬆的洗臉、梳頭、甚至背部抓癢,未因骨折產生種種後遺症。 台灣台中市長安醫院骨科醫生趙子鎔說,患者左側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這類骨折常見於骨質疏鬆病患,原因包括跌倒時手肘著地或車禍等強烈撞擊。如果沒有即時復位,短期會出現手肘活動受限,長期可能造成創傷後關節炎、神經損傷,甚至前臂到手掌出現麻木及萎縮。 此外,骨折初期還要注意手臂腔室綜合症風險,可能會導致肌肉血管神經壞死,必須格外謹慎處理。 為了讓患者的手肘盡快恢復正常,趙子鎔以鈦合金鋼板和健康保險鋼板,進行「微創復位雙軸固定手術」不同於傳統的大範圍切開手術,並不會大量破壞肌肉組織,而是透過肌肉間的小縫隙進行關節面復位,不僅能保留更多的肌肉附著點和結構,還能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 趙子鎔說,過去常用單軸鋼板固定,但穩定性較差、容易鬆動,術後需保護四到六週才能開始康復,這段時間手肘往往會變僵硬,導致後期康復廬痛且進步緩慢。 相較之下,雙軸鋼板的固定強度更高,還能抵抗手肘扭轉的力量,術後隔天便可以開始復原。一個月後,患者的左手手肘活動度幾乎與右手無異,兩個月後,已能輕鬆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動作。 他說,老年人尤其是骨質疏鬆患者,要特別注意預防跌倒。平日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多曬太陽,並規律運動維持肌力。如果不幸發生骨折,先用三角巾固定患肢,避免晃動,同時冰敷減少腫脹,並盡快就醫,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黃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