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3歲以下兒童因腦部發育尚未成熟穩定,腦細胞較容易異常放電導致痙攣;示意圖。 (圖/123RF) ●嬰幼兒照護常出現緊急狀況,讓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日前台灣一名2歲女童突然昏厥失去意識,緊急送醫後,醫生判斷是熱痙攣,及時給予退燒藥、注射點滴。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表示,日前一名2歲左右幼兒由父母親抱著帶往急診,經檢傷,小孩體溫為攝氏39.2度,家長主訴除了發燒以外還有抽搐現象。 經過緊急抽血檢驗後,醫師判斷為單純性熱痙攣,並給予抽血、給氧、退燒藥物、點滴注射症狀處置,並建議住院觀察。 嘉義基督教醫院表示,熱性痙攣是指發生在5歲以下的嬰幼兒或兒童,在急性體溫升高至某種程度而並發痙攣,一般發作時間約2至3分鐘,通常不超過15分鐘。 嘉義基督教醫院解釋,發燒會導致神經細胞的興奮提高,特別是3歲以下的兒童腦部發育尚未成熟穩定,腦細胞較容易被激發而異常放電導致痙攣,故在體溫急劇升高時易發生抽搐。 3歲後兒童腦部成熟穩定度變高,故熱痙攣極少見於5至6歲以後的孩子。 熱痙攣因無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發生後不會產生神經功能的缺損;通常男童多於女童,有家族遺傳病史。但兒童抽搐同時有發燒的情形,不一定是發燒性抽搐,也有可能是腦膜炎、腦炎、或腦病變等;因此必須就醫,由醫師確定原因。 (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