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女性在生理期使用衛生棉產品,應每兩小時換片一次,可避免私密處感染。 (記者鄧桂芬/攝影) ●季節變化,私密處肌膚也跟著變敏感。 一名36歲輕熟女,喜長時間穿塑身衣加緊身牛仔褲, 隨著天氣逐漸悶熱,再加上生理期使用衛生棉,私密處等同穿上三層不透氣包覆物,潮濕悶熱引起嚴重念珠菌感染,紅腫熱痛又有異味,不敢與男友歡好。醫師提醒,少穿緊身褲、勤換衛生棉,才能讓私密處舒適度過換季敏感期。 台灣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每到梅雨季來臨,許多習慣在陽台曬內褲的女性,會因內褲沒曬乾就套上身,濕濕悶悶而造成陰道黴菌感染,建議洗內褲後,應曬乾、烘乾或拿吹風機吹乾。此外,考試季和跨年等假期,因壓力大或熬夜歡慶,會使免疫力降低、導致陰道感染。她曾收治過一名女球迷,因連續熬夜看世界足球盃賽,最後陰部癢痛而就醫。 郭安妮提醒,私密處正常分泌物應是透明狀,當發現分泌物變黃綠色且出現豆腐渣樣子,還發出魚腥味且搔癢刺痛,都可能是細菌或黴菌感染,應及早就醫治療。 (鄧桂芬) 保護私密處10撇步 1.定時更換衛生棉:使用時應每二到三小時更換一次,以免潮濕孳生細菌。至於護墊產品,除了經期前後分泌物較多外,不建議天天使用。 2.少穿緊身褲:生理期或雨天的潮濕機率高,建議多穿裙裝通風,少穿牛仔褲、緊身褲。 3.底褲要乾燥:洗完澡後,應擦乾私密處再穿內褲,內褲也一定要曬到全乾或烘乾。 4.泡湯勿坐池緣:池緣細菌多,不建議坐上頭。 5.睡眠充足:睡眠不足或過多壓力都會降低身體免疫力,會增加會陰部感染機率。 6.適度使用清潔產品:平常用清水清洗會陰部即可,若想用私密處專門清潔產品,應加溫水稀釋並起泡再用,以免濃度高產生刺激。 7.少穿丁字褲:內褲選棉質且寬鬆款式,丁字褲容易造成摩擦,且把肛門口細菌帶到會陰部。 8.如廁擦拭由前往後:如廁後擦拭,應由前往後擦,避免細菌從肛門口帶到會陰部。 9.多喝水、吃蔬果:忌酒、忌辛辣、忌甜食,且應多吃蔬果、每天喝至少2000毫升的水。 10.發現異常及早就醫:當發現陰道分泌物異常、有異味等,應及早就醫診斷。 諮詢/陳菁徽、郭安妮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