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持續運動、飲食均衡與規律作息是健康的不二法門。但運動講求穩定持續,一周運動一整天,不如每天運動半小時;飲食則要均衡,任何營養素過量或不足,對於身體都有害無益;晚上則建議12點以前就寢,並睡滿七小時,維持生理時鐘正常運作。 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能使肝臟自動轉換生成好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且全身性的肌肉運動對肌力、肌耐力或心肺功能都有幫助,建議在平地跑步、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有膝關節問題的人可用健走取代。 黃文榮秘書長的運動習慣很好,建議可增加到一周運動五次。他也呼籲慢跑前務必要暖身五到十分鐘,尤其是銀髮族或天氣較冷時,必要時也可佩戴護膝,避免運動傷害。 飲食清淡雖好 營養要足夠 上班族常外食還要應酬,要均衡飲食必須在一天內均衡,中餐吃大餐,晚餐可清淡簡單,不可連續一周大魚大肉,接下來一周不吃東西。且澱粉等醣類需占飲食55%、蛋白質占15%到20%,其餘才是脂肪;蔬果方面,成年男性每天建議攝取9份、女性7份。 不少人過度講求養生,飲食清淡無油無鹽,常常忽略補充蛋白質與油脂,熱量與營養可能不足,而肉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最好適度攝取。 常言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能確實做到的人卻不多。身體有其運行的規律,若是長時間晚睡、作息不規律,身體作息遭到扭曲,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內分泌會受到影響,晚間11點前就寢是最標準的生活作息,最好在12點前睡著,並睡滿七小時。 (江慧珺) (諮詢/台灣淡水馬偕醫院健檢中心主任詹欣隆、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