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路跑正夯,不少人設定以參加馬拉松為目標積極練習,卻換來腳痛、膝蓋痛,越跑越氣餒。復健科醫師表示,若是在操場練跑,最好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另外練跑的距離不要過於心急,應適當增加,痠痛過後至少要24小時完全沒症狀,才進行下一次的訓練。 台灣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饒紀倫說,有些人膝蓋受過傷或參加馬拉松賽事前勤加練跑,結果比賽前就就膝蓋疼痛。他提醒,若曾有膝蓋受傷病史,最好先照X光、軟組織超音波,評估是否適合長距離跑步。路跑前的練習,最好不要當「周末運動員」,以免每次「加碼」距離太長,造成運動傷害。 練跑場地,最好在平坦的地方,不少人在學校、體育場操場練跑,但許多運動場為了排水跑道會有一點斜度,若固定同方向繞圈圈,很容易只用同一邊肌肉,建議順時針、逆時針方向要平均交替。 另外,除了事前暖身,跑步後的拉筋等伸展也很重要。 饒紀倫建議,如果跑步當下就感覺刺痛,跑步後先可冰敷、按摩10到15分鐘。如果小腿腫脹,則用熱水浸泡10分鐘、冷水5 分鐘、再用熱水浸泡10分鐘,以類似三溫暖的方式讓腿部的血液循環更好,可避免運動後腿部不適。(黃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