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騎自行車成為休閒運動新風潮,但仍須留意運動傷害。(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一名53歲男性騎自行車時,會陰部意外撞擊橫桿,雖無外傷,但陰莖持續充血,勃起時間竟超過四個月,讓他叫苦連天。台灣男性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指出,這個案例相當罕見,屬於會陰部外傷造成的動脈血滲漏,翻閱相關文獻,全球類似個案不超過10例。 醫師臨床發現,初學者或不常騎的民眾,一次騎太久或膝蓋踩踏過於用力,易造成膝關節發炎、腕關節肌腱炎或腰痛、尾椎骨酸痛。提醒騎自行車時應運用整隻腿力量,必要時可戴護腕、護腰,避免傷害。 簡邦平指出,這名會陰部受傷的男性,陰莖維持充血勃起,他四處就醫,都被診斷為普通的勃起異常。經過血管攝影,才發現會陰部動脈血管有破洞,血液不斷從動脈流至海綿體,才會勃起不退。還好是動脈出血,流出的是含氧血,雖然陰莖勃起四個月,但未造成海棉體壞死,顯微手術後已恢復正常。 台北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黃永錚表示,騎自行車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包括膝蓋疼痛、膝關節發炎;手腕長時間握手把,也會引起手腕關節肌腱炎。此外,騎車時長時間抬頭,也會造成頸部不舒服;長時間坐在狹小座墊上,也可能導致尾椎骨痠痛。 黃永錚提醒,騎自行車時,座墊高度要依個人身高調,最好是腳踩踏墊時腿可接近伸直,避免因座墊太低增加膝蓋傷害,手腕也可戴護腕保護。另外,長時間騎車應穿透氣的褲子,並請專家挑選符合人體工學的座墊,減低摩擦、傷害。(李樹人) 找對金三角座椅手把踏板 騎腳踏車不傷身 圖1腳跟踩在踏板上,膝蓋微彎接近伸直,是正確的騎車姿勢。 圖2腳踏在六點鐘方位(底部)時,腿會伸得太直,膝關節處於緊繃狀態。 圖3當腳踏在十二點鐘方位(頂部)時,膝關節彎曲得很緊。(圖:林傑凱提供) ●若天氣好,騎著腳踏車非常愜意。請注意,正確的自行車騎車姿勢,手把、座椅、腳踏板,這三個點是最重要的「金三角」。金三角三點調整到適當位置,確立標準的騎行姿勢後,才能達到人車合一,讓騎車更加安全與舒適。 車座應調整到什麼高度,常見許多人把車座調高,愈高愈好,認為如此姿勢優美,騎起來好看;有人則認為為了安全,遇到臨時狀況時便於處理,將車座調得很低。其實,適當的車座高度對騎車非常重要。 調整車座高度,讓自己屁股坐在坐墊時,腳跟踩在踏板上,膝蓋微彎接近伸直(圖1),是正確又簡易測量的騎車姿勢。 車座調太高,腳踏板在6點鐘方位(底部)時,腿便伸得太直(圖2),膝關節處於緊繃狀態,這樣會使膝關節張力太大,長久下來導致膝關節後方疼痛。 車座調太矮,當腳踏板在12點鐘方位(頂部)時,使膝關節彎曲得很緊(圖3),這樣也會使膝關節壓力增大,導致關節前側疼痛。 如何避免這兩種狀態,就要細心調整車座高度,以免長期騎車導致膝關節嚴重損傷。 另外,屁股坐在坐墊上測量車座高度時,背部應該挺直放鬆,如果駝背騎車,重心及骨盆易向後傾斜,不利於長時間騎行,且無法做出強而有力的踩踏;正確的騎車姿勢應該是屁股靠著坐墊,而不是把重心都壓在坐墊上。 若發現騎車一段時間後膝關節疼痛,可以做以下調整,若痛點在膝蓋前方,提高車座2至3mm,若痛點在膝蓋後方,則降低車座2至3mm,原理與上述相同。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不止改善騎車後膝蓋疼痛,更能透過騎車鍛鍊大腿肌肉來保護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