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30歲王先生約會常遲到,記不住妻子交代的事,看到綠燈忘了走,紅燈卻往前衝,因此常發生車禍,以為自己年紀輕輕就失憶症上身,就醫檢查發現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生蕭亦伶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一般稱的過動症,研究顯示遺傳性病因高達75%,來自基因影響,造成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不穩定。 王先生容易緊張、長期失眠,長官交辦的事項常忘記,也常忘記與朋友有約,放朋友鴿子;太太要他去買芭樂,他記成買香蕉,太太認為自己講話丈夫都沒在聽,以為丈夫不愛她了,家庭關係緊繃。 蕭亦伶進一步詢問,發現王先生常在路口發生車禍,原來他會莫名恍神,綠燈亮了停在原地忘記走,被後方車追撞,紅燈時卻往前走,兩個月就發生三次車禍,讓家屬疲於奔命。 經過量表、心理測驗後,診斷王先生是容易分心,不是真的不在乎,這都跟注意力不足有關,以藥物與輔導治療,生活獲得改善,約會與工作都能順利達成,且未再發生車禍。 蕭亦伶指出,校園裡常討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個案,其實不少成年人也罹患但不自知。她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分三型,注意力不足型特徵為分心、恍神、發呆、做事拖拖拉拉、忘東忘西;過動衝動型特徵為喜歡跑跳、愛插話、忙不停,坐不住;混和型為第一型加第二型的表現。 蕭亦伶表示,除遺傳基因,環境因子也很重要,建議家長減少讓孩子喝市售飲料,降低攝取色素、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多吃天然食物,不要吃加工食品;太鮮豔的玩具、吸管可能鉛中毒,也要避免使用,以免影響孩子注意力與腦部發展。 (林佩均)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左)與患者會談與診察,診斷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圖非新聞當事人)。(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