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67歲鄭姓婦人大便出血,肛門口隱隱作痛,原以為是痔瘡出血,沒想到竟是罹患罕見的肛門癌,最後以腹腔鏡手術切除。 台灣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允中表示,這名患者已經當了奶奶,連續三周解血便,並伴隨肛門口隱隱作痛,由於症狀跟痔瘡相似,因此原先誤以為是痔瘡。 黃允中指出,患者在門診時,經醫師肛門指診檢查,在肛門口摸到一個硬塊,而且肛門口周圍皮膚呈現黑色,因此高度懷疑是肛門癌。 經肛門腫瘤切片手術後,病理化驗是一顆直徑約3公分的肛門惡性黑色素瘤,所幸並未遠處轉移,最後由醫師以腹腔鏡施行切除手術,恢復情形良好。 黃允中表示,肛門惡性黑色素瘤屬於罕見的肛門癌,由於症狀跟痔瘡相似,因此患者容易自己誤判病情,這也常是導致肛門癌患者延誤治療的原因。 他說,不少人誤以為肛門出血疼痛就一定是痔瘡,因此增加治療的困難度,若民眾發現解便異常及肛門有異狀時,應盡快尋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專業諮詢及檢查。 (中央社) |